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龚艳琳)肾脏被誉为人体的“净水中枢”,它的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当发生肾积水时,肾功能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导致器官衰竭或破裂。事实上,肾积水并非罕见的疾病,其中尿管狭窄是一个重要的诱因之一。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项名为舌黏膜代尿道成形术的新技术为输尿管狭窄的修复提供了创新选择。这项技巧利用患者自身的舌黏膜进行“体内移花接木”,让很多患者重获新生。那么,这项技术具体是如何运作的呢?
在6月24日的《健康问太和》节目中,十堰市太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龚小新详细解读了舌黏膜代尿道成形术的核心内容。该手术通过提取患者自身的舌黏膜组织,替代缺损或狭窄的尿道(或输尿管)部分,从而重建排尿通道。这项技术的创新在于巧妙利用身体其他部分的组织来解决泌尿系统的问题。
龚小新主任强调,相比传统修复材料,舌黏膜具有独特的优势。通常使用的膀胱黏膜和肠黏膜会造成较大的创伤,而口腔颊黏膜则可能引发唾液腺功能受损或导致张口困难。甚至使用阴茎皮肤会增加生毛、形成结石的风险。而舌黏膜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近年来逐渐成为理想的尿道修复材料:
- 天然抗菌:舌黏膜自带抗菌特性,移植后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的风险。
- 柔韧性强:舌黏膜的上皮层厚实且富含弹性纤维,能够很好地适应尿道和输尿管的变化。
- 易于成活:因固有层较薄,移植后更易建立稳定的血供,有助于术后愈合。
该技术特别为那些常规手术难以解决的复杂情况提供了新的方案。例如,对于多次尿道狭窄手术失败者、长段尿道狭窄患者、尿道下裂多次修复效果不佳者,以及因微创手术操作导致输尿管狭窄而继发肾积水的患者,舌黏膜修复术提供了更为安全且持久的解决方案。
对于术后影响,龚小新指出,手术主要取自舌体侧面或底面非味觉区的黏膜组织,确保语言功能不受影响。患者在术后通常会感受到轻微的疼痛,味觉和舌体运动功能保持正常,能够很快恢复说话和正常饮食。在术后的一个月内,建议暂时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总之,舌黏膜代尿道成形术为泌尿系统的修复带来了新的突破,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希望。在关注肾脏健康的过程中,您也可以通过AGGAME了解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和技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健康意识,才能让您的肾脏真正发挥“净水中枢”的作用。